红会赋能筑哨所 急救惠民暖菊乡——内乡县“豫红博爱家园”建设纪实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25-11-05 [字体:大 中 小]【关闭】
“急救培训夜校太好了,专业老师现场手把手教大家学习急救技能,人人都学会急救,关键时候不但能救别人,还让别人救自己。我就是2014年4月30日突然发生心脏猝停急救人员在路边通过心脏复苏从死亡线救过来的,今天我也学会了急救,也能救别人了!这就是社会上常说的助人与自助的结合!”这是11月1日夜晚内乡县湍东镇李国芳老大爷在内乡县衙前现场体验急救培训课后的感言。

为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内乡县红十字会联合县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会、县卫健委、县公安局等常态开展“内乡县爱心守护哨所”公益行动,旨在深耕“豫红博爱家园”,共同建设“学急救、能救人、敢出手”的温暖菊乡!
锚定民生需求 红会牵头筑就生命守护阵地
“作为‘豫红博爱家园’软件建设的核心载体,爱心哨所是我们把应急救护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的关键抓手。”内乡县红十字会负责人表示。由内乡县红十字会申报、县志愿服务联合会组织实施的爱心哨所项目落地以来,已构建起“日常值守+夜校科普+专业培训”的三维服务体系,成为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生动实践。
位于县衙斜对面的核心哨所内,国信大药房等爱心企业捐赠的急救药品整齐陈列,县红十字会配置的AED设备随时待命,值守的志愿者均持红十字救护员证上岗,可快速响应摔伤、中暑等突发状况。“从设备配备到人员值守,每一环都严格对标红十字应急救护标准。”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一模式正逐步向城乡社区延伸。
创新科普模式 急救夜校点亮全民自救之光
每周六晚,爱心哨所前的急救夜校总能吸引大批市民。这一由县红十字会精心打造的科普品牌,创新采用“救护师资+县域骨干+抖音线上直播”的授课模式——系统讲解心肺复苏及AED的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创伤救护等核心技能,同步开启线上直播覆盖更多群众。
“以前觉得急救是医生的事,红会夜校让我明白普通人也能成为生命守护者。”一位市民在完成创伤包扎实操后说道。截至目前,夜校已累计开展6期,吸引超5000人次线上线下参与,成功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聚焦专业提质 持证志愿队伍筑牢服务根基
10月26日,为期两天的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班圆满落幕,35名来自社区、学校的志愿者全部通过理论与实操考核,获得红十字救护员证。“这标志着哨所志愿服务从‘普及型’向‘专业化’升级。”
在实操现场,市红十字培训中心救护师资逐人纠正心肺复苏按压姿势,手把手指导三角巾包扎技巧。“此次培训既专业又实用,现在我敢随时响应哨所的急救呼叫。”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的张卿君说。据了解,这批持证志愿者已全部纳入县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管理,实行“持证上岗、轮班值守”制度。
深化博爱实践 红会力量渗透治理末梢
“下一步我们将联动卫健、教育等部门,推动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校园,年内持续培训持证志愿者。”内乡县红十字会负责人表示,将以爱心哨所为支点,构建“设备+技能+队伍”的应急保障闭环,让 “人道、博爱、奉献” 的红十字精神渗透到社会治理末梢。
供稿|赈济救护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