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博爱家园” 走好“七步脱贫法”

文章来源:1150 更新时间:2018-10-20 [字体: ]【关闭

点击量:

建设“博爱家园” 走好“七步脱贫法”

——一个省级重点扶贫村的脱贫方略




■  玉红

2017年7月,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前洲村作为江西省“十三五”重点扶贫村,正式启动“博爱家园”项目建设。一年来,县红十字会围绕项目宗旨,走好七道工作程序,推动红十字会在该村落地生根,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精准贫困户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实现“真脱贫、脱真贫”。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全力打造一支坚强有力、乐于奉献的红会队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县红十字会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第一时间在前洲村组建以村党支部书记、村两委班子为成员的前洲村红十字会,成立村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发展红十字会员及志愿者,在全村开展“邻里帮扶”“共建家园”等志愿活动,提高村民参与建设“博爱家园”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全力加深村民对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的理解与认同。县红十字会把建立健全长效宣传机制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从项目启动到竣工的整个过程中,坚持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设置宣传台,开展座谈会,入户访谈等方式,大力宣传红十字会运动、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让村民充分认识到“博爱家园”的重要意义,实现了村民态度从“疑惑”到“点赞”的转变。

三是强化教育管理,全力保证村民在防灾减灾等培训中收获实实在在的成效。“成事之要,关键在人。”县红十字会专门成立由县红十字会志愿者和村民联合组成的前洲村红十字志愿者急救队,积极组织开展“村民培训班”“志愿者骨干培训班”“火灾逃生应急演练”“地震逃生应急避险疏散演练”等相关培训班及知识讲座40余期,大力提升村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社区韧性。

四是强化硬件提升,全力建设村民喜爱、功能完备的博爱广场。县红十字会严格遵循“社区为本”原则,在前期VCA(易受损性与能力评估)及基线调查时,充分听取省、市、县红十字会及村民代表、村干部的意见,就社区资源图、农事历、问题村、灾难分析、减灾工作分析等进行积极探讨和深入研究。最终,积极整合各方资金70万元,建成集防灾减灾、便民宣传、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红十字博爱广场,成为宣传红十字精神、红十字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五是强化监督管理,全力维护项目实施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项目招投标到完工,始终坚持“行业监管、社会监理、施工单位自检”的三级质量监管体系,确保整个过程“阳光操作、规范管理”。同时,为进一步增强对项目的把控,在项目启动后,成立县、乡、村三级领导小组,进一步做到层层把关,从严监督。此外,为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专门邀请村民代表参与监督,随时接纳反馈意见,提高村民的参与度。

六是强化谋变创新,全力推动生计扶贫项目发挥助推脱贫攻坚作用。本着发放一笔生计基金,带动地方一个产业的工作思想,县红十字会联合六都乡政府和前洲村两委积极比对、多方争取,最终确定与玉山县祥建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并先期注资2万元作为股份,推动其在前洲村开展菌菇扶贫产业项目。目前,该项目总投资已达200余万元,占地15亩,建设种植大棚14个,菌棒20万支,共有200余贫困户参与种植,通过产业分红和劳务收入两种模式获得收益。

七是强化可持续性,全力保障博爱家园项目长期、稳定运转。在做好现有帮扶对象跟踪服务和后续监督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金管理办法,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困难户申请使用基金,不断扩大生计基金帮扶影响力,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把任务分解落实到户,明确到人,形成“博爱家园”项目维护众人划桨、众人添柴的良好局面,确保项目持续发展,村民长期受益。 

版权所有:南阳市红十字会 地址:南阳市中州路363号 邮编:473000 电话:0377-63159704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豫ICP备13010699号-2

豫公网安备 41130302000200号